也许坚定的信念总是能感染人,渐渐地,那些身上吃食耗尽、本已在等死的人们也恍惚间觉得:
也许,只要一直不放弃、不断地找下去,就终究能寻到什么……哪怕最终只能寻到一个小小的红薯,甚至不够一餐饭……
那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更比在绝望中坐着等死有意义。
人们开始尝试在早就被翻遍的泥土里寻找吃的,惊喜万分的是,不少人竟很快就寻到了——那或是一小块葛根、或是半个木薯……甚至是一截隐没的冬笋。
流民们欣喜之余,也不敢置信:我们竟有这样的运气吗?
彼时洛朝依然笑着,且装出一副好奇的模样,尝试说出自己的猜测:
“也许,这片土地被先前的人遗漏了?所以,还能剩下一些吃的。”
“也有可能呢,像冬笋、葛根这样的东西,长得比较快,只要还有根茎留在深土里,就能结出下一个希望。”
人们觉得这不无道理:
也许,之前大家确实过于绝望了,当看到那些冻土被翻起的土层,连草根都被拔出了,就下意识认为必定什么也找不到,与其白费力气寻一个失望,还不如留存体力,多活几天。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寻找的队伍里去,只是很少有人已经意识到,近些天,靠着这些泥土里努力翻找出的、微少的粮食,每天饿死的人竟已不多了。
人们觉得,少年陆九似乎总能带来生机,你跟着他的步伐去寻,只要找得足够认真,就会迎来幸运。
他们有时看向少年,宛若在看一个希望。
……
洛朝觉得,流民中的绝大部分人都相信了自己的谎言。
他向来是懂得如何融入群体的人,他更是擅于编故事的人:
岭北是他曾经游历过的地方,因此,他知道怎样把“陆九”的来去过往,编得真实详尽。
同时,他还是个水平不错的说书人,便在“陆九”的人生经历里,再加上点离奇的色彩,使人们觉得:这少年,似乎生而为福星,总能给人带来幸运。
他故意将此份幸运控制在尚能理解的范畴内,也故意总笑得天真,旁人看来,这位少年的喜怒哀乐是多么不加掩饰,又是多么痛快可爱。
唯有一个人,没有被自己骗过去:
太阳落下去了,他看见宋和仁又半跪着,将一块拇指大的葛根放在自己面前。
洛朝笑着摇头,说:“我不需要。”
见宋和仁没有回应,他又继续道:
“你不饿吗?”
他想:这位老人应当是很饿的,看那裹在身上的衣物,是多么空落。
近些天来,能在泥土中找到的食物数量,堪称幸运,却不能被称为神迹,因此,也只能使身体尚且强健的一部分人活下来。
天地无情,生死有数。
但是,无论拼命找到的那点食物够不够吃,宋和仁也必定会在日落时分,将其中的一部分送与自己。
洛朝看向老人花白的发、浑浊的眼、深深的皱纹……他觉得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光是名字就很有意思:
明明叫宋和仁,却被岳家村人推举为村长,身为异姓者,却是村中人人敬仰的族老。
但可惜的是,这些故事,无论多么曲折跌宕,而今都要被掩埋进深土里了。
洛朝拾起那一小块葛根,放在手里细细看着,他想: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确实有着非同常人的敏锐。
这每天不曾断却的食物赠予,并非出自同情,也不是出于感激……这是供奉,对神明的供奉。
所有人都相信了“陆九是个普通的少年人”这句谎言,唯有这个老人,一直坚信他为神明。
这般想着,他忽而抬头看向对方,认真问道:
“你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对吗?”
出乎意料的,这一次,宋和仁回应了,他的声音枯哑如树皮磨砺:
“人,总是会死的。”
听见这句话的瞬间,洛朝有些怔忡:
对啊,人总是会死的……
可我根本不会死去……我究竟是什么呢?
是仙?是人?是修士?是魔?甚至……是神?
思索间他又笑起来:
好在,聪明人只有这一个,其他人都轻易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