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
虽然新政已经开始实施,但杜蘅尚未详细了解,不知王介甫的青苗法,与王安石有何不同。
前世历史中的那位老王,最终的变法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自古变法者都死的很惨,但老王还算留了个善终,这也归于宋朝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同时新政推行的时候,客观上确实也有些成效的。
毋庸置疑,老王的变法是先进的,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越是先进的理论,落入庸才手里,只会酿成更大的灾难。
“报纸也不一定每次都要四张,如果没有内容,那就少发几张,也不妨事的。”
“那下官就回去准备了。”
杜蘅点了点头,让人送了何解忧出门。
接下来,他得去兵部做做工作了。
……
兵部尚书姓秦名王字汉武。
虽是文官,却颇有一些英气,年纪在四五十左右。
当年杜蘅他爸出征的时候,他曾当过监军,算起来两家也是有些交情。
只不过杜家获罪,很多交情都冷却了,官场是现实的。
“杜侍郎怎么有空来我兵部?”
“秦世叔,我来京这么久,怕人非议,因此不敢私下见你,但身为晚辈,不见你可又失了礼数。”
秦汉武笑了笑:“你来兵部找我,那咱们就不算私下见面,就算被人看到,咱们也是光明正大,难道有人会告我们结党营私不成?来,到内堂去说话。”
到了内堂,胥吏上茶之后,杜蘅这才徐徐打开话匣子:“秦世叔,听说咱们的边军,一直缺粮、缺饷?”
“唉,谁说不是呢?户部的陈尚书一直拖拖拉拉,每次都有借口,说什么三司使衙门把他的钱袋子拿走了,他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次高太后寿宴,他倒是挺舍得花钱的,你那官报社募资才募到两万贯,高太后一场寿宴就花了三万贯。”
杜蘅暗暗咋舌,皇家花钱真的如流水啊!
一场寿宴吃掉一个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