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1、61(2 / 2)

蓝韵珍亲手做的布鞋,上头绣着暗色的花纹,不仔细看不打眼,但越看越漂亮。

还有两件春衫,都是蓝韵珍做的。款式简单不打眼,精致的全在不引人注目的细节处。体现了来自于母亲的良苦用心。

不仅如此,还有一包包的细密的布包,王明月打开以后,发现是月事带和卫生巾。

蓝韵珍亲笔书写一张纸条,上面记录了女孩子发育期的种种问题,就是怕身边没个长辈,王明月不懂,亏空了身体。想到这些东西邮寄的时候是要经过检查的,王明月整张脸都红了。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票据。自从王明月跟他们说不缺钱后,倒是没有再寄钱,可是票明显增多了。

信上说蓝韵珍的工作已经调动到了云省,就在王和泰所在的部队医院。她是抗日战争时期就活跃在战场上的老医生了,后来又经过进修,首都调到地方属于低调,所以上头给了她副院长的头衔,待遇不错。

王明月很高兴。

蓝韵珍的医术要说多好,那不见得,肯定比不上她绣花的手艺。

但战场上不需要会绣花的女孩子,她年轻的时候一腔热血报国,为了这个理想,她一个闺阁小姐,先是请了女医生来教她,然后直接放弃了家人要她学的美术,考了医学院。

她其实不太喜欢学医,还特别害怕打针,但是她知道自己的体质,上不了前线,连做通讯兵都勉强,只有医生最适合她。

她工作认真负责,在战场挽救过无数人的性命,解放以后,她职位不低,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天赋不如一些医生,所以遇上复杂病例,从来不会轻易下结论。

她会花更多的时候去查资料,和别人一起讨论,如果还是不能百分百确定,她会大方承认技不如人,转手病人。

她被很多病人尊重,却在前世因为她和哥哥的事被打击,提早病休退了。现在她依旧可以做着她喜欢的工作,想来母亲应该很开心。

身边的亲友都在慢慢变好,这一世,是真的与上一世不同了。

因为这些开心的事情,王明月对生活更有盼头了。她现在不打鱼,每天就尽量跑远些去捞海产和药材,近处的资源就留着吧。

天气一热,地里的红薯开始疯长,眼看快到能移栽了,王明月又运了几次鸟粪回来。

这鸟粪可真是个好东西,单看王明月地里红薯藤蔓的粗壮就知道,难怪前世还听说居然有国家靠卖鸟粪发家致富呢。

种红薯这天莫照归又跑来帮忙,这人最近脸皮厚了不少,其他的军官们休息,要么洗被子整理内务,要么出巴塘采购个人用品。

他把这些时间全部用来纠缠王明月了,偏偏来了就埋头干活,也不说什么,王明月想拒绝都不好拒绝。

总不能说你别来了,我不会和你处对象的。这话要是说出来,这人绝对敢厚着脸皮来一句你想多了。

王明月看着院子里码得整整齐齐的柴火,索性破罐子破摔。喜欢耗就耗着吧,反正王明月这辈子都不会离开如梦岛,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

而莫照归,早晚要升职的,怎么可能在这里待一辈子,等他认清了这件事,也就死心了。

天气热起来,眼看大家红薯和糜子都种下去了,王明月又找人来建房子。

她这房子规划得不小,三个间架,二楼除了她的卧室以外,其余两个间架都是两间屋,她住向阳的左侧,中间和右侧四间都是房间,如果以后蓝韵珍和王和泰来了,可以住在这里。

这些房间平时可以放些紧要的东西,像她从海里捞起来的珍珠,还有些后世毕竟稀有的贝壳,她收集的各类书籍等等。

客厅设在一楼,只要在二楼那里装一道门,平时没有会上来。

一楼就用来做杂物间,晾晒好的海带紫菜啥的,可是占地方得很。

这房子虽然大一些,但和村民们的构架也相同,村里的泥瓦匠熟悉得很,王明月交给他们以后,不需要太上心。

她年纪渐大,盖房子的都是些汉子,王明月怕惹出什么闲话来,还特意请了几个大妈做小工。

哪怕是这样,她白日里也是避出去的,地里走一走,海边走一走,偶尔去找找余秋月。

等王明月房子盖好的时候,她的十四岁生日也到了,王明月和余秋月吃了一顿饭,算是庆生。

今年风调雨顺,海面上时有风浪,但对作物影响不大,大家卖药挣了不少钱,修房子的人都多了几家,但王明月不知道,就是这个时候,有麻烦要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