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的关键是,军队里,越简单的战术,其实越复杂。
就拿这个十面埋伏,或者围三阙一说吧。
汉军上下,真正玩的溜的能有几人?
这非常考验各个部队的配合和默契,还考验主帅的临机应变和兵力部署。
要知道,围三阙一,十面埋伏,玩的不好,出了问题,那就是给敌人机会,甚至让煮熟的鸭子都飞了。
不然,历史上那些多被人围困的军队,为何明明知道,敌人用的就是这个计策,但偏偏乐此不疲的往里面钻?
答案就是,大家都知道,这个战术用的好,那自然能用最小的代价,瓦解敌人,消灭敌人。
但一个不小心,那就是东施效颦,徒让天下笑话!
战史上,固然有着许多经典案例。
但也不乏玩砸了的傻瓜。
甚至,就是亥下之战,也差点玩脱。
错非项羽自负,乌江自刎。
要是让他跑回江东,这楚汉争霸,起码还要再打三年!
第八百二十八节十面埋伏(2)
好在,自从武苑成立后,汉室的南北两军和虎贲羽林两卫的队率以上军官,都去过武苑,做过为期一个月的轮训。
这种轮训,其实就是充电,将一些基本的常识和过去秘而不宣的战例,用填鸭式的方法,塞到他们的脑袋里。
亥下之战,作为汉室鼎立之战,同时也近代最有名的经典战例之一。
自然都被塞到了军官脑子里。
理解不理解,是一回事情。
能不能记住,却是关系提拔和晋升的大事。
尤其是虎贲卫和羽林卫,队率以上的军官,想要晋升?
先来考一次基本军事常识和对经典战例的认知再说。
此刻,义纵刚刚提起十面埋伏。
无数的军官,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了被逼着记下来的亥下之战的全过程和楚汉两军的部署和相持情况。
这就是填鸭式教育的好处了。
不管怎样,最起码,教授下去的东西,确确实实被灌进了人的脑子里。
许多人在心里将汉军在亥下之战中的过程回忆了一遍。
讲道理的话,其实,此刻在马邑城下与当年汉军在亥下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最起码,包围的对象,就是南辕北辙的两个敌人。
亥下被围的是项羽统帅的楚军,骨干是江东子弟,主要是部族,整个楚军十余万人,仅有数千骑。
而现在汉军包围圈里的匈奴联军,却是纯骑兵部队。
所以,在亥下,汉军可以从容不迫的设置层层拦截。
反正,两条腿的步卒,还严重缺粮,能跑到那里去?
但现在,情况却截然不同。
让骑兵有机会逃跑?
一旦匈奴人跳出汉军的包围圈。
那么,恐怕汉军就要徒呼奈何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首先。现在汉军已经知道,匈奴联军,马上就要断粮了!
自从武州塞落入汉军手中,这些包围圈内的匈奴骑兵。就只能靠着随身携带的干粮与奶酪来补充体力。
一个骑兵,能带多少干粮和奶酪呢?
而且,过往的战例和经验,也告诉汉军上下,匈奴人。在离开后勤保障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持续作战十天。
所以,在早期,匈奴人的进攻是月盈而击,月亏则归。
即使他们在发现自己落入了包围圈后,就开始节约粮食,也最多能多撑几天。
而且,更重要的是包围圈内的匈奴联军,人的粮食,还可以吃携带的干粮和奶酪。
马吃什么呢?
三万大军。按照匈奴一骑双马的标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