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人们纷纷夸赞,有的还送上了见面礼。见元春这么受欢迎,史夫人和王氏心中欢悦不已,信心更足了。她们来之前就派人调查过,此刻盯紧了几位文官的夫人,她们的儿子正与元春相配。
谁知,这些夫人们见到了她们后,虽说是礼貌周全,言笑晏晏,也夸赞了元春,但对于婆媳俩旁敲侧击的暗示,却不动声色地带过话题去。人家不想和贾家结亲,贾元春再好十倍,也不成!姑娘看起来是不错的,但无奈她的娘家太坑了!有这样的亲家,在文臣圈子里可就成了异类了。付出这代价不值得啊,天涯何处无芳草!
那一日,贾元春自己也很深切地感受到了文臣和武勋之间的泾渭分明,文官家的闺秀和武勋家的小姐,是分成了两群的,说笑行动,只与自己的同伴们在一起。两群人在花园里遇见了,彼此微笑招呼,但没有更进一步的表示。贾元春当时就心中一沉,她下意识地感觉到,祖母和母亲的盘算,怕要落空了。
回头史夫人和王氏仔细查看,发现这送了见面礼,似乎对元春有意的几家人,不过是中等文臣的家眷。她们顿时大失所望,继而心中生出一阵浓浓的愤怒来。你们这样的人家,也敢肖想我国公府的贵女,王子腾的外甥女?
眼见着和文臣联姻无望,婆媳两人便打起了宗室的主意,如果能像贾敏一般嫁给体面的宗亲,那也是不错的。清贵,稳当,而且只要灵活些,能折节下交,宗室的人脉也可以很广泛的,文臣和武勋都会给些面子。
史夫人和王氏又想到了安郡王府,‘四王’虽说封号也是郡王,但他们几家都是异姓王,不能算是大周的正统宗室,日后,定然不如皇室的自家人稳当。‘四王八公’是一体的,若是贾家败落了,那‘四王’也不可能兴盛如初的。
史夫人亲自去了安郡王府。贾敏是想尽力帮助贾元春,但这些年来,王府中还是周王妃管着家。这并不是周王妃揽着权力不放,实则是当初贾敏失了人心,众人不满。后来贾敏身体常年不太好,承担不了管家的重任,管家是很耗费心力的,周王妃只得自己顶上。
在宗室里,贾敏的人缘交际也一般,与宗室女眷们存着隔阂,她嫌弃人家俗气无才,人家不喜她清高任性,不会处事,大家互相看不上。
所以,现在贾敏忽然转了性子,要去给自己侄女说亲,人家惊诧之余,并不感兴趣。贾敏当初在安郡王府的做派,大家也有所耳闻。虽然不知道她的侄女是什么样的人,但还是敬谢不敏了!她们也不想给贾敏什么面子,贾敏当初以国公之女自傲,目无下尘,觉着她们鄙俗,不似自己有才情,身份地位也比不上自己,那种隐隐掩藏着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当她们真的感觉不出来么?
贾敏处没有收获,史夫人只得亲自求上了周王妃,她早已不敢在周王妃面前拿大了。周王妃倒是看在姻亲份上,去给贾元春打探了一圈。
只是,宗室中近枝体面的人家,淡泊安分的,更愿意和书香门第出身的文官结亲,这样子嗣能教养得好,外家在士林中也有人脉。日后子嗣出了五服,爵位降等了,还可以试着走科举的路;心中有壮志的,一心想攀上掌握实权的尚书、侍郎、大学士们,贾家这个空壳子国公府他们看不上;现实的,那还不如找个豪富之家的女儿,那嫁妆,就够一家人过活了,豪富之家得到了名声,他们得到了实惠,大家各取所需。
贾家哪方面,似乎都不符合要求。
但是,宗室旁支,或地位低微些的,贾家又不肯低就,真正是两难!周王妃把这情况如实相告,劝说道如果降低些要求,宗室中也有些儿郎是不错的,前途可期。
史夫人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定然是周王妃念着旧日的嫌隙,不愿援手的缘故,心中暗恨。
正当史夫人和王氏对坐叹息,愁闷不已的时候,宫中的甄贵妃向她们伸出了橄榄枝。
甄贵妇召见了史夫人,道以贾元春的才貌品性,如果不进宫,博这世上女子最大的富贵,那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