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木白的心情很不好。
事情的起因说来话长,总结一下就是他被人摘桃子了。
或许有人会纳闷,这世上还有敢摘皇太子桃子的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是他惹不起也不容易报复回来的人。
是的,正是木白的叔叔们!
叔叔不可怕,可怕的是叔叔背后还站着爷爷,惹了小的老的上,老的上不来了会让他爹上,后果很严重。小白不想尝试,但不去试试他又咽不下这口气。
毕竟,毕竟那可是他辛辛苦苦从幼苗开始播种,一点点洒水施肥修剪,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才收获的“大桃子”啊啊啊!
“桃子”的名字叫做“太平号”,是一艘挂着三张主帆、两张辅帆的大型远洋船。
在如今这个一帆两帆顶天的时代,这艘拥有五帆的船使用的可是当今最顶级的制船工艺。或许有人会觉得五张风帆,其中还有两张是辅助的小帆着实称不上多,但事实上大明不是不能给船挂上更多的帆,只是这样的构造在如今是最科学合算的。
船帆的搭建并不仅仅是一张隔水布那么简单,如今的船桅是实木搭建,要撑起一张帆就需要一根配备的船桅,而单单这根木料就重达三百多斤,更不提其需要配备上的帆布、嵌入铁丝的缆绳、拉动船帆的手拉盘等等了。
也就是说,在如今什么货物都没有安装的情况下,太平号需要承担的负重就有一吨有余,而以木料为主要材料的船只本身的负重也不过二三十吨,因此,除去骨架,留给货物的载重已经十分有限。
硬条件摆在这儿,在以往,除了战船之外,寻常的商船压根不会为了速度放弃载重,而战船又不追求负载,因此这种平衡寻找得十分艰难。
在这方面大明向西方学习了不少先进经验,此前大明的船只大多沿着海岸线前行,沿途都可以得到补给,所以对速度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反倒是西方来的船只,因为船上储备粮食和淡水的空间有限,他们需要尽可能地快速穿越没有补给的海洋,所以会有意识地在建造船只时想办法将其提速。
所以,在提升船速方面,西方的船只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先进之处。不过,很可惜的是,西方来到大明的大多是船夫和商人,并没有造船方面的专业人士,所以大明的匠人们纵有不解之处也只能自己摸索,没个可以沟通交流的人。
但这点想必在未来会有所改变,大明的皇室已经发出了招募令,在全世界寻找擅长制船的匠人,以高额的报酬和薪水将他们引来大明。
因为消息的传播具有迟滞性,所以,大明官方还十分大方地拨付了一笔额外的费用给各位“猎头”们——无论是谁,只要他们将有真才实学的造船匠人带到了大明,就能得到一匹锦布。
别看单个匠人的寻猎酬劳似乎不是很高,但只要这些商人愿意,一次带来十个二十个乃至于更多根本就不是问题。
是的,大明就是在光明正大地挖别人的墙角。
不厚道?哎呀,良禽择木而栖,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华夏自古以来人尽皆知的道理,怎么能说厚道不厚道呢?
当然,在挖墙脚的同时,大明也不忘培育自家的人才。在国家的政策向海洋倾斜之后,大明建造起了南北两个造船厂,北方的定在山东的胶州湾,南方的则是定在东海的瀛洲。这二者都是深水港湾,同时有天然的陆地遮蔽,可以预防大风天气对还未完工的船只有所伤害。
其实,从地理位置上说,南方的福建、广州等地要更适合建立造船厂,但那些地方每年的飓风天着实太多。
而且,南方多树,开山建路的过程中,这些地方有不少树木可以用来做建材,在那几处建厂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输时间和建造成本。
只是成也地理,败也地理,偏偏就有飓风这个无法解决的大难题立在那儿。在海湾边上能够建立起不惧飓风的房屋之前,要想在南边造船恐怕是不可能的。
但这并不影响南方的工匠北上,前些年,大明对工匠们的服役之法进行了改动,家有余财的工匠们可以缴纳钱粮买断劳役,而这些上缴的经费则被朝廷拿来雇佣和聘请旁的工匠。
是的,在如今的新政策下,工匠给国家干活非但可以抵消自己的劳役,还可以得到工钱,但正因为是聘用关系,主家自然有资格对工匠定下严格的工期、质量要求。
和以前被监工打骂、被迫进行的劳役不同,现在的大明匠人服役完全是出于自愿,而且为了自己的名声和丰足的收入,以及为了让自己下次依然能够被聘用,他们干起来可卖力啦!
磨洋工和认真干活之间的鲜明差别很快就让那些反对改革的朝臣们闭嘴了,大明的各项工程速度增加不说,质量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体折算之后,其实还是朝廷赚了。
而工匠人也不亏,除了赚到了酬劳之外,从此之后他们还多了一个为皇家做过xx的履历。作为大明第一ip,和明皇室有关的一切都得到广大人民的推崇和追逐。
基本上,只要打上“皇家”两个字的匠人起码有三五年内都不用担心接不到活干。而在接活时候,“皇家”匠人们都会有志一同地加个背书——如果他们再被皇家招去了,那一切工作都会先被放置。
雇主们当然没有意见啦!雇主们简直欢迎死了这种情况。
到时候在宴会聊天时装模作样地来一句:我的xx到现在都没做好,因为我的工匠被皇家招去了什么的多拉风啊!
咳咳,其实对于工匠们来说此举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在如今,大部分被召集的工匠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但无论做什么都会有大量零碎不需要太大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多半是由那些缴纳不起费用而不得不亲自来服役的匠人们承担。
这些人连替代服役的费用都出不起,生活自然颇为困苦,也因此,他们比起旁的学徒有更强的学习欲望。
有基础,肯干活,还愿意学,一来二去,老师傅们也看中了不少小辈。通常,一段工作结束后,总有那么几对成了师徒关系。
工匠间的师徒关系十分传统,在学工期间徒弟的吃穿用度都依靠师傅,而作为报酬,学徒学成后要为师傅免费打工几年作为报酬。打工的年数各行各业都有不同,一般来说,制品价值比较高的行业打工年数会更长一些。
这可不是当师傅的在剥削学生,在这个时代,学一门手艺是可以靠它吃一辈子的饭的,自己的子孙也能因其获利,甚至于在未来还可能抢占自己师傅的生意,因此,工匠之间的技能传授相当于是将自己的饭碗分出去一半。这么大的恩情,让学生打工几年着实不算多。
官方也非常鼓励这样的关系,甚至还会有意撮合,一方面是为了鼓励技能的传承和保留,另一方面嘛……咳咳,就像聘用师爷得县官自己出钱一样,带着徒弟的师傅也是要承担徒弟的开支的,官方又能用好的匠人,又不用自己出钱聘用,岂不是美滋滋?
不过实际上官方还是抬抬手,免去了学徒的服役要求,也算是鼓励这种关系的良性发展。
在以老带新的模式下,大明也渐渐培育出了一批年轻的制船匠人,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中西方的匠人们之间必然会有一场理念之战。
不怕他们战,就怕他们不战。
道理越辩越明,观念推陈才能出新,技术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争论和淘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乐氛围只会孕育腐败。
在西方的船匠到来之前,大明的工匠们先交出了这艘“太平号”。匠人们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判定三大两小的船帆配比最为实用,三张大帆受制于材料的牢固性,被固定了面向,而两张小帆则是做了活轮。
如此,当船只在海洋上航行时,顺风之时便可用大帆,若要加速,也可打开五张帆,而若是遇到逆风之时便可收起大帆减小阻力,随即展开灵活的小帆寻找迎风面。
只要角度找得好,哪怕是逆风也能借到动力。虽然那样做船只肯定是斜着走,但在海洋上只要航行速度能够大于洋流的速度,不要停留在原地即可。
在海上,不怕逆风,就怕没风。
若是实在没了风……
那就只能靠脚踩了。
大明的匠人在船只的左右和后方都做了木轮,这一设计的灵感或许是来源于乡间用于灌溉的水车,这种改进后的轮船只要靠着脚踩就能带动履带,让船只缓慢前行。
但这都不算什么,最让人侧目的是船只的后方装了一个螺旋桨。
别小看这个在现代已经融入千家万户人尽皆知的动力设施,这种叶片状态的螺旋泵原本要在两百年后才能被发明出来。虽然它的原理就和风车、水车基本类似,但从大到小,从方形到圆弧,无一不是经历了千万次的实验和比对研究。
尤其是将其用在船舶的动力上,更是世界首创。
这并不是木白指点的,完全是工坊匠人们的灵光一闪。
此前,为了在枪管里刻画上能够让子弹的射距更远、精准度更高的弹道,大明开启了冶铁改进之路。
但众所周知,科技的发展到了明朝基本已经到了传统工业的末端。
所有的技术能改造的都已经改造完成,原材料的升级也已经基本完成,留给明朝匠人们的发展空间已经非常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