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和孟圣在人性上的论述,你有何见解?”
“孔圣主张‘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天性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才造成众生之间的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孔圣尤为重视教育,方才提出了‘有教无类’一说。”
李长安稍微沉思片刻,侃侃而谈道,
“孟圣则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总结而言,可以用四个字概括。”
顾教谕颇为满意地点点头,方才问道,“哪四字?”
“人性本善。”李长安道。
“不错,孔圣孟圣关于人性之主张,确实如此。”顾教谕捋了捋胡须,“你可还有什么见解?”
这个李长安的确腹有诗书,诗才自不必说,想不到经义注疏也是不差。
来年县试,若是不出意外,必然可以顺利通过。
李长安点点头,“晚辈不敢妄言,只能说一说自家想法。”
“无妨,你我只是闲谈,不涉及其他。”顾教谕示意李长安继续说下去。
“孔圣所说人性,无分善恶,也没有名状,更接近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说,也说明了人性在诞生之初,无分善恶,亦是混沌。”
“然孟圣之说,却把人性在本质上做了善恶区分,只因为有了外界影响,所以才有了恶。其愿望是期望人能反本溯源,追求善。”
“出发点是好的,也不能说不对,但的确有了偏颇。”
“所以后来荀圣的人性说里才有了‘人性本恶’的论述。”
“二圣都有各自观点,也争论了数千年,但至今无法有论断。”
“晚辈以为,正是在人性本质上有了偏颇,所以才有此争端……”
李长安所说,并没有照搬书上的言论,而是把自己的见解也掺杂其中。
前世喜欢研究各类古籍,尤其是道家经典,对道也有一定研究,道之于人性,二者确实有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