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笑面人生 姜昆> 分节阅读 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3(3 / 4)

不了多少!”看他们两疑惑地点了头,我撞了他们一人一拳说:“记住,你说郝爱

民,你说李文华,李文华真逗,北京味多浓呀!……”我又在想他们的演出。那时,

我怎么也没想到李文华竟是我后来艺术生涯的合作者。

快4点才回到团里,伙伴们倒在炕上就睡着了。我一点睡意也没有,跑到我搞

创作的小草屋里,一点一点地回忆,甲怎么说,乙怎么说……没2个小时,4个小

段全记出来了,我把它誊在稿纸上。事后连我自己都惊奇,我那天的记忆力怎么那

么争气,居然和舞台上表演的脚本不差几句话。

就是在那几天夜里,我作了个梦,梦见我当相声演员了,而且我说话的那声音

和电台里的马季居然一模一样……

我为自己立下的理想,奋斗了这么久,这个理想到底是什么内容呢?我总喊我

爱艺术,我爱艺术,艺术就是舞台上的蹦蹦跳跳吗?我写了不少对口词,朗诵诗,

小剧,歌曲,写这些究竟是为着什么?说句老实话,我从没细想过。

在我当了相声演员,有了一点小名气后,记者前来采访,我几乎全向他们讲了

底下的一段经历,可遗憾的是他们都没在文章中反映。

粉碎”四人帮”不久,《黑龙江日报》整版地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围绕

着〈三战校门〉的一场阶级斗争》,对《三战校门》的内容及其在省内的影响作了

深刻的批判,而这个作品的作者就是我——姜昆。

1975年,文化部给全国各省市下了通知,准备节目迎接全国曲艺调演。

于是从最基层调演开始,一级一级往上选拔节目,筛选的结果,我和另两位同

志合演的三人相声《大钢连长》被选到全省参加调演。我还担任了兵团代表队的副

队长。

1976年在到省里汇演的前几天,“两报一刊”发表了《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

篡改》的社论,我们当即组织学习。在佳木斯开往哈尔滨的列车上,我一昼夜没睡,

趴在卧铺上写下了三人故事——《三战校门》,内容是根据报刊上的材料编凑的。

写一个贫农的儿子,在“文革”前被轰出了学校,“文革”中又以工农兵学员的身

份进入大学,在1975年的整顿中,又和学校的领导展开了斗争。为了赶“时髦”,

里面还在许多处用了“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

这个节目一演,就像石头入水激起了波浪。有的大加赞扬,有的尖锐批评,相

当一部分同志则保持沉默。有一位老作家却偷偷跟我说:“姜昆,你太年轻,你前

面的道路还长……”我惶惑了。

以往生活的遭遇,使我逐渐有了不断冷静地分析过去的习惯。我开始考虑我创

作的原始动机,我这个作品的生活根据,我开始怀疑了,怀疑我自己凭空杜撰和几

年来习惯写“标语口号式”作品的真正价值……

后来这个节目终于参加了全国的调演,虽然粉碎“四人帮”以后,我才认识到

《三战校门》的政治错误。但那个时候,我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到,像写这个作品那

样去“创作”,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正当北京调演高潮的时候,赶上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这场强烈的地震,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